作文教学反思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教学反思1十月寒风瑟瑟,高中校园飘扬着金色的落叶,我的思绪也似翻飞的花瓣,源于今天要在这里执教《作文指导——心理活动描写》。
虽寒意不断袭来,但室内还算暖意融融。面对那么多老师,心中也不免有点紧张。四十分钟,感觉那么漫长;四十分钟,感觉那么迷蒙;四十分钟,既有收获,也有失落。
接到通知要讲授一节作文课时,正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么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在讲授过程中,我针对课文内容在写作方法上对学生都进行了详细指导,再单独上一节这方面的课,感觉有些重复,想到课文中有几处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五年级学生的作文也应该加上心理活动描写才能使文章更生动、具体、人物内心情感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就把六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提前对学生进行渗透,设计出了这次的教学内容。
教学中,我通过课本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描写是怎么表达出作者内心情感的,就列举了《学会看病》一文中的一段话,让学生读、谈感受。体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小学理念。然后再通过学生自己的习作范文加以总结、概括,既学习了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还让学生感受到心理活动描写很简单。从列举出的 ……此处隐藏17567个字……述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许多观点。这些观点中,也并没有哪一个是作为中心论点的,此文同样没有中心论点。
二、议论文一定要有论据吗?
《劝学》就没有论据。以往有的教学参考书说这篇文章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现行的《教师教学用书》也说文中有的比喻起“进一步论证”的作用。起“论证”作用的比喻是论据,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比喻不能作为论据起到论证即证明的作用,叶圣陶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指出来了。他在《作文论》中说:“在这里有一事应得说及,就是议论不很适用譬喻即比喻来做依据。明白一点说,无论应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决不能从譬喻里得到判断。”《劝学》中的比喻既然不是论证论点的论据,那么是什么呢?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些比喻中的被比事物本体就是作者的见解本身。
三、一定要有论证吗?
论证是对论点而言的,全文的论证过程是对中心论点而言的。这篇文章既然没有中心论点,又何来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
四、“阐述文”确实存在。
那些没有中心论点、没有论证中心论点的过程、没有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的议论文,都是围绕某一论题(往往就是文章的标题)阐述作者的一系列见解,其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某种观点是真理以让读者信服,而是为了阐明与某个问题有关的见解以让读者明白,有人称这类议论文为“阐明文”。《劝学》也一样,它不过是作者围绕着“劝学”这一论题,从与之有关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师说》不也一样。
五、反思议论文写作教学。
新教材议论文少了,可高考议论文却越来越多。旧版教材的绝大多数议论文其实就是“阐述文”。无怪乎学生写作很难出现“规范”的议论文。
很想大声疾呼,“三要素”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