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筝》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筝》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风筝》说课稿1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S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学习刘老师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和顽强执着的精神。
为能很好地落实上述编者意图,针对讲读课文的特点,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从刘老师的言行中收到熏陶与教育。
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三)认知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三、说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哪些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是本课教
学之重点,而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则是教学之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2.抓住人物的 ……此处隐藏26064个字……引导找出这段所用的修辞手法,说出用拟人手法的好处。指导“连翘花”的“翘”的读音,简介连翘花。说出“倘若”的近义词。
(2).读文,了解课文哪几自然段主要讲了刘老师?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读文后小组讨论,指名交流。(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课生动而富有激情,体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二是;讲他课下放风筝,讲他讲他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体现他对生活质朴,强烈的爱与追求。)
(3)试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生动的地方,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四.拓展练习
1.出示文中第四自然段描写刘老师外貌的句子,讨论练习找出人物的特点。
2.仿照这段细节描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的外貌,交流。
五总结
五.作业:仿照第9自然段写一个人语言,动作,神态。
板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1——3 )引起回忆
(4——9) 上课 谈腿疾 写板书
下课 放风筝
(10——11) 深深的思念
设计意图: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找到了一个教学目标、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使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课文讲了刘老师哪几件典型事例,由于抓住了教与学的结合点,学生就能深入浅出地阅读文本内容,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刘老师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鸣。
在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时我用了四个问题。不难发现这是一组分解难点又逐步靠近并解决难点的问题。给了学生台阶,又顺应着整堂课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通俗易懂地让学生理解了“理想的风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