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
演讲稿特别注重结构清楚,层次简明。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演讲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演讲稿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1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可能书上的“家国天下”对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点难度。老师常常教育我们的话有时候也是似懂非懂,但我知道这些都是为我们好,长大了或许就能明白。
这学期我们学校为我们统一订阅了一本书,叫《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看了它好似以前不太懂的东西略微明白了一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数介绍周恩来的那篇。老师常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用你们学到的东西报效祖国,为国家作贡献”。偶尔也有一些大人会说:“好好学习吧,你看谁谁谁现在多风光,好好学习才能像他那样有出息。”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国家呢?
周总理少年时代的一句话警醒了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那时的他与我们同龄,一次校长给他们上课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时,周恩来清晰有力地说出了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豪言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的年龄,周恩来早已经树立了目标,鼓足干劲去为之奋斗,而我们却还在为为什么读书而迷茫,甚至不知道还要继续迷茫多长时间。书中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我不太懂 ……此处隐藏6934个字……千金”。
在明代,宋濂小时候酷爱读书,家里很穷,只好借书看。他总会约定一个还书日期,总是准时归还。这使书的主任很高兴,便借更多的书给他。久而久之,他看的书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一代大文学家。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潮起伏:从小,爸妈就告诉我要“说话算话”,对任何事不要轻易许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记得那是去年的中秋节前夕,住在安庆的弟弟打电话给我,说他中秋节那天回家看望爷爷奶奶,让我和他一起玩,我高兴极了,满口答应。要知道,我和亲爱的弟弟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在一起痛痛快快的玩,每次我们离别时总是依依不舍。接完弟弟的电话,我就开始筹划着和他玩耍的游戏,还给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只盼着中秋节快点到来。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中秋节的前一天晚上,爸妈商量着准备去外公家。我听了十分失落,心想:我不能失约于弟弟,该怎么办?妈妈了解到了我的心思后,认真的对我说:知道要信守承诺了,如果你选择留下来,就意味着明晚你一个人呆在奶奶家。妈妈让我自己做选择。说完,妈妈用信任的目光看了看我,就忙着收拾东西去了。
我坐在那里,一边是看望年迈的外公,一边是对弟弟的承诺和独自留在奶奶家的夜晚,怎么选择呢?忽然,书中的宋濂闪进脑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快步走到妈妈身边说:“妈妈,我要留下等弟弟,我给外公打电话,祝他节日快乐,并告诉他下次再去看望他”。爸妈笑盈盈的看着我。
中秋节那天,我和弟弟玩得很开心,尽管晚上独自留在奶奶家辗转难眠,好想爸妈,但我不后悔,我遵守了承诺,这比什么都强,慢慢地我也就进入了梦乡……
巴尔扎克曾说过: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我能做到,我相信,亲爱的你也一定能够做到!
好,故事就讲到这里,再见。